2016年12月20日,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第一次理事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原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学会第四届名誉会长杨周复,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郭鹏,各省(区、市)教育会计学会、中国教育会计学各分会和各高校会员代表共计1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表彰了2012-2015年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秀通讯员,表彰了学会科研课题和优秀论文。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郭鹏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郭鹏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成绩。他指出,过去四年多,以光明同志为会长的第六届理事会,紧密结合部党组和财务司的工作要点,紧紧依靠全体理事和会员单位,坚持为教育事业和广大教育财会工作者服务,在加强教育财务管理、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培训财会人员、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圆满完成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历史任务。他指出,“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财务做“实现了一个目标、建立了四个体系”,即:实现了4%目标,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第一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第一次达到4%;建立了生均拨款制度体系、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教育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和教育经费监管体系。他强调,2017年教育财务工作主要任务,总结起来是,坚持“四个同步”,做到“四个合格”:同步推进教育财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学习经常化、同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加强财务管理两个主体责任、同步完善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和廉政风险防控两个机制、同步做好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做到教育财务系统学习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教育财务领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合格、教育财务干部共产党员行为和作风合格、教育财务工作服务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合格。具体来讲,有五个重点:一是在扩大投入上,要不断扩大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重点是坚持依法投入;二是在促进公平上,要做好教育扶贫和学生资助工作,重点是努力提高精准度;三是在加强管理上,要同步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重点是提高效率效益;四是在加强监督上,要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监督,重点是强化追责问责;五是在能力建设上,要加强基层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是提升专业化水平。郭鹏对学会工作提出了五点希望:围绕中心,服务事业大局;深化研究,发挥智库作用;加强学习,提升政策水平;搭好平台,加强经验交流;创新机制,增强整体活力。
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秘书长宋家乐代表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宋家乐说,在教育部财务司和社团办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指导和监督下,在各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以服务教育发展和改革为中心,以教育财会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服务广大会员、服务教育主管部门为宗旨,紧紧围绕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宋家乐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学会的工作::一是围绕国家教育财政改革,加强教育财会理论研究。积极举办各类工作会议,构建多种交流平台;创新财会理论研究机制,提高财会人员科研水平;加快转变学会服务理念,积极承接主管部门工作。二是贯彻落实新制度,着力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加强财会人员再教育;进一步强化专业培训,全面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三是抓好会刊建设,提高办刊水平。努力办好学会的核心刊物——《教育财会研究》;改革发布《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信息》,促进多元化交流;开辟信息交流新渠道,打造学会往来新平台。四是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促进学会规范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程序。编撰《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二十五年大事记(1987-2012)》;加强分支机构建设,规范组织行为。
会议选举丁辉等57人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选举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武德昆为第七届理事会会长,马文华、王同孝、杜莉、李善民、宋家乐、查道林、倪道潜、湛毅青、谢军占等9人为副会长,马文华为秘书长,决定了副秘书长、办事机构负责人的聘任。会议决定聘请王庆成等6人为第七届理事会顾问,聘请张光明等19人为荣誉常务理事、蔡明生等33人为荣誉理事。全体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在大会闭幕式上,武德昆会长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学会前几届理事会为学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一届理事会将发挥学会的优良传统,与广大会员一道,同心协力,创新进取,全面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当前教育财务工作的任务开展研究,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育财会人才队伍,把学会建设成为一流的智库,书写学会发展的新篇章。
随后召开的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讨论了正副会长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职责分工。(中国教育会计学会秘书处供稿)